【記者 玉女 台中 報導】
「小寒」是位白血病(血癌)患者,國小六年級的她,接受治療時,心中最念念不忘的是:「想跟同學一起上課、擔心自己跟不上大家、我想要上學、何時可以回學校?」,媽媽聽了心頭難過,生病無法返校是一個母親的內疚與悲傷。住院癌症病童因治療且需隔離保護,與外界少有互動、較孤單,往往只能看電視或打電動玩具,容易沉浸在憂愁、焦慮及無聊的氛圍中。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本著醫人醫病要醫心的初衷,為了癌症病童上課的問題,和市政府一起合作,在兒癌病房設置了一間專屬的教室和專業的老師,幫這群小孩上課!現在,小華即使在病房,她的上課夢想也能實現,來醫院不再只是來接受不喜歡的治療,也能來快樂課,讓學習不中斷。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巫康熙副院長表示,自己治療兒童癌症20多年,早期只想讓兒童的癌症治癒,大都不讓小孩去上學,以免因感染而中斷治療,進而影響治癒率。但近年來,兒童癌症的治癒率已大大提升到八成左右,這些病童常因需長期的住院或來醫院接受治療,因此無法和一般兒童一樣上學,但其實有很多這些罹患癌症的兒童,都非常渴望上學,到校上課也常是他們的夢想之一。上學這問題,早期巫醫師也和大部分成人一樣,覺得很奇怪,不是小朋友都不喜歡上學嗎? 但後來發現,竟然有許多患有癌症的病童,其實都是很想去上學的。
中山附醫兒童血液腫瘤科翁德甫主任說,解決兒童心理的需求和治療疾病一樣的重要,為了解決這些病童的上課問題,中山附醫在建立全新的兒童癌症病房時,就特別設置一間教室,讓這些病童接受治療時,也同時可上課,醫院和教育局、衛生局、社會局的合作下,在兒癌的病房中推行了「床邊教學」,讓這些病童在接受辛苦治療的同時,也提供快樂的學習,往往時間還沒到,小朋友就戴著口罩和帽子,興奮的來上課,甚至有些孩子不停的要家屬快點移動點滴架,就想早些到教室來上課。「床邊教學」不單單只是教學,更解決這些病童的焦慮和無聊,老師的愛心和專業,也常讓「小朋友笑了,但家長哭了!」泛紅的眼眶中,滿溢家屬濃濃的愛與疼惜,這些小朋友在快樂的課程中,常常讓人看不出他們是罹癌的病童。
所謂的「床邊教學」,就是政府教育局,找專業的老師進入醫院駐點服務,透過醫療體系以及教育體系的合作,提供長期住院的孩子繼續就學,讓患童求學不中斷。在聖誕節前,教育局特別在中山附醫舉辦慶祝活動,病童、家屬、老師和醫療團隊都十分開心,在政府和大家的努力下,讓台灣的醫療充滿濃濃的人情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