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麥浪季.大雅「驫麥趣」暨垃圾減量、資源回收宣導活動,今(23)日在大雅寶興宮前廣場(員林里神林路一段231巷)舉行。行政院江宜樺院特請政務委員兼臺灣省政府主席林政則代表出席,祝賀活動圓滿成功。
三月正是小麥成熟期,看著搖曳在半空中的麥穗隨風起舞,似歡欣的在慶賀豐收的時刻近了。由於臺灣九成以上的麥田分佈在大雅區,為了讓民眾親近麥田,對小麥有進一步的認識,臺中市大雅區農會於每年三月都會舉辦小麥文化節系列活動。
民國93 年,大雅農會結合在地團體,以小麥在地生產、在地消費的概念,舉辦了第一屆小麥文化節,因此受到注目而開始每年辦理。至97 年,大雅區公所為了推廣小麥食品,也開始於每年十一月左右舉辦小麥麵食文化節,形成了大雅目前三月有小麥文化節及十一月有小麥麵食文化節二大地方節日。
為了邀請全國民眾到大雅踏麥浪、享受麥田風光,主辦單位特別製作一座高達 四米 高的超大型「搖搖馬」,於活動開幕時擔任今年小麥文化節的公關大使,邀請大家一起來麥田驫木馬駿程萬里,馬年為小麥文化增添新的創意元素,與民同樂。
彩繪這座大型搖搖馬,花費十四天時間精心打造,工程浩大。今(23)日邀請政務委員兼省府主席林政則與農委會主委陳保基、臺中市長胡志強、立法委員楊瓊瓔、農業局長蔡精強、大雅區長江惠雯、大雅區農會理事長張朝樑共同完成,於麥浪季活動期間擔任「主角」與大家共享童年快樂時光。
大雅小麥擁有 70公頃 以上的種植面積,每年由大雅區農會輔導種植的小麥,長期與金門縣農試所合約契作,金門縣長李沃士特地前來參加金門縣農試所與大雅區農會小麥產銷締約儀式,以協力合作推廣小麥產銷。除了進行簽約儀式之外,並進行模範農民節表揚,感謝農民的辛苦。
每年小麥文化節活動皆吸引上萬人次參與,不但創造在地農業的經濟效益,發展地方觀光產業,今年更發展出10大園區(大木文創園區、九天民俗園區、原民館園區、永春堂美術館園區…),讓民眾不只在小麥成熟時來參加活動,更能隨時都能到大雅遊玩。為宣傳今年小麥文化特色,主辦單位以主場地的麥田為「畫紙」,以「空拍」的方式,紀錄小麥之畫作「麥浪My Love」印象,分享給全國民眾,並配合闖關活動的進行,讓民眾親身體驗、拍照,作為自己自遊麥鄉的美好印象。歡迎全家總動員一起悠遊麥鄉、品嚐大雅三寶(小麥、韃靼蕎麥、紅薏仁)及各區農產品特色美食。
圖片省府新聞科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