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驗結果發現:民眾食餘之金黃薯檢體「配醣生物鹼」含量高達1496.79ppm,其他7件檢體則僅有微量。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對馬鈴薯生物鹼的標準為每公斤馬鈴薯20-100mg以下,如果已發芽毒素增加10倍,即使煮熟也無法降低含量。
如果食用到「發芽馬鈴薯」,一般急性中毒常見的症狀,包括頭痛、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等;罕見症狀包括血壓偏低、心跳偏慢、呼吸變快、肌肉絞痛、流涎及溶血等。
臺中市政府衛生局局長黃美娜表示:
一、業者須落實供應商之稽核評鑑及產品驗收制度,確保產品安全。
二、如果馬鈴薯發芽、外皮呈綠黑色應該丟棄,避免再食用,勿僅將芽體及芽眼處挖除後煮食,以減少中毒發生。
三、另食用馬鈴薯後如有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等症狀,應儘速就醫,尤其小孩及孕婦須特別注意。
目前該產品已於9月28日全數下架回收,同時全案將移請臺北市衛生局後續查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