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幼」在海線地區很風行,苦中帶甘的味道與一般湯味不同,不過相傳有退火氣作用,致受到老一輩所喜愛,雖然價格便宜,少些婦女會做之外,祗能在市街小飯攤才能吃到。
麻幼是一種十分苦澀作物,相傳有退火氣作用,致早期有人研究以地瓜和小魚乾或吻仔魚合味,煮成麻幼湯,吃起來苦中帶甘,味道與一些佳餚不同。
麻幼種植很簡單,從灑種仔到收成祗要六十天,祗要施肥、不需要灑農藥滅蟲害,銷售不論斤以把算錢,每把約一斤半約二十元,由於會做此道湯料的不多,致銷售量低,致有些農民祗在田間一小塊土地上生產,做為送敦親睦鄰之用。
而麻幼祗有葉能使用,做湯很麻煩,必須把葉上的粗根去除,再用雙手不斷的搓揉,去除帶苦的水份後,吃起來才不會有劇苦口味。也因很麻煩致一般家庭不但不會做,更不想去學,吃到的機會較少。有農民引進外國麻幼種植,不過卻沒有本地麻幼的口味,甚至有退火氣的功能都不知,泛人問津。吃的人都是年齡大的民眾,很少看到小朋友或年青人點這道麻幼湯吃,因不習慣有苦味的湯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