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腸病毒重症個案至今已通報38例,目前彰化縣雖未出現腸病毒重症病例,衛生局仍加強積極防治作為,並特訂定彰化縣腸病毒防治三大守則:一要勤洗手,二要定期消毒,三要即時通報,並落實推廣,以免疫情擴大。
依據疾病管制局監視資料顯示,腸病毒就醫人次,近兩週快速上升,疫情已進入流行高峰期,由於腸病毒的傳染力極強,不論是幼兒與大人都可能感染,尤其在家庭、教托育機構及人口密集場所是最容易傳播的地方。
彰化縣長卓伯源表示,已經召開傳染病防治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會議,並將(5/14~5/20)訂定為彰化縣腸病毒防治清潔週,彰化縣幼托園所於一週內擇1日辦理全園所環境清潔與消毒,目前彰化縣346所幼托園所已排定清潔日程,並由教育處、社會處協助督導,以落實其執行成效。
彰化縣長卓伯指出,也發動彰化縣腸病毒衛教總動員,要求縣內各國小及幼托園所全面加強腸病毒洗手衛教,衛生局也在5月11日啟動餐飲業者附設遊樂設施之清潔消毒查核,以提供幼童乾淨設施及環境,避免腸病毒等傳染病之傳染。
衛生局早在今(101)年2月起已啟動腸病毒各項防治工作,截至目前為止已召開3次「彰化縣傳染病防治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會議、1次彰化縣腸病毒重症處置諮詢委員會議,並針對本縣國小一、二年級、幼托園所、衛生所預防接種及優質健兒門診孩童家長、外籍媽媽等族群發放腸病毒衛教文宣品,完成515所國小及幼托園所腸病毒洗手設備及衛教宣導成效查核。另為與地方基層醫師保持良好關係,於5月起陸續進行基層診所醫師訪查,以利推動防疫業務。
彰化縣長卓伯源呼籲大家,加強預防腸病毒,應從落實本縣腸病毒防治三大守則做起:一要勤洗手、大人小孩都要勤洗手。二要定期消毒,尤其幼托園所,平時即要落實消毒工作,發現病童更要加強消毒。三要即時通報,國小及幼托園所發現有腸病毒個案要向衛生局所、教育處、社會處通報,以免疫情擴散。
也再次提醒民眾落實正確洗手時機(吃東西前、遊戲後、上廁所後、回家後、看病後、抱小孩前)及洗手,流行期間,避免出入人潮擁擠,空氣不流通的公共場所,另,家中幼兒感染腸病毒時,自症狀開始後7天內,尤其前3天,要特別注意觀察是否出現腸病毒重症前兆病徵如「持續發燒、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肌抽躍(無故驚嚇或突然間全身肌肉收縮)」、「持續嘔吐」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症狀。掌握黃金72小時,一旦出現上述病徵,立即轉送本縣3家腸病毒重症責任醫院(彰化基督教醫院、秀傳紀念醫院、彰濱秀傳紀念醫院)接受適當治療,可避免幼兒病情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