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市大里區二十八公頃農田遭鎳、鉻重金屬污染,事實上,大里數年前就發現農田遭重金屬污染,數公頃農田還因此休耕,雖懷疑取自大里溪、頭汴坑溪的灌溉水是污染源,卻因無法解決「灌排共用」問題,任由污染範圍繼續擴大。台中市環保局坦言,需等一○三年實施「灌排分離」,才能徹底解決此問題。
工業污水流到灌溉溝 造成污染台中市環保局水質及土壤保護科長范群彬表示,大里區大突寮在九十幾年曾發生農田污染事件,被列為高污染潛勢地區,經公告休耕並進行土壤改良,部分農田已恢復耕作,當時研判污染源在取自大里溪、頭汴坑溪的灌溉水中。因當地溝渠灌排未分離,工業污水流到灌溉溝,長期累積即造成污染。也為了解附近農田情況,這次才會請環保署進行大面積調查。
環保局表示,發現水源遭污染,曾建議水利會將取水位置往工業區上游遷移,不過水利會認為工程、經費浩大,且認為圳溝取水點設置時間比工業區成立還早,沒理由要他們花錢遷移。
台中農田水利會表示,此次遭檢驗出重金屬污染的農田,灌溉水源分別來自大里溪的大突寮圳、頭汴坑溪的詹厝園圳,以及中興大排,之前雖懷疑大突寮圳、詹厝園圳是污染源,不過長期檢驗並未發現受污染,因有其他農民要用水,若貿然斷水恐引發抗議才會繼續供水,懷疑污染來自流經市區時遭工廠排進的污水中。環保局表示,因「灌排共用」造成許多受污染的工廠事業廢水排進灌溉溝中,才會造成農田受污染,坦言若此問題沒解決,花再多的錢進行土壤改良都是做白工,因水利會已決定一○三年將實施「灌排分離」,屆時嚴禁事業用水排進灌溉溝中,才能徹底解決農田污染問題,環保局未來也將針對污染源查處並求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