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玉女 台中 報導】
陳先生是一位69 歲男性,數年前因突發性B型主動脈剝離造成極度胸背痛數次住院。在門診追蹤過程中,電腦斷層顯示慢性剝離性主動脈弓及降主動脈部位動脈瘤形成(圖一),有可能因動脈瘤破裂大量出血休克風險,經臺中榮總主動脈大血管手術團隊順利完成動脈瘤切除,術後陳先生恢復良好,腎臟及腹內器官無任何缺血損傷現象,下肢活動正常無脊髓缺血現象。
本院評估陳先生病況已危急生命,必須採取手術才能挽救動脈瘤破裂之風險。然而,陳先生面臨諸多條件不利於目前廣泛能使用的微創動脈支架手術 ,包括複雜性動脈多次剝離內膜及多重動脈多次剝離破口。此時以往經驗若施行單純微創動脈支架手術步驟,可能造成動脈支架滲漏及日後動脈瘤再次擴大,甚至破裂之風險。
因此針對此病患狀況中榮心臟血管外科蔡忠霖主治醫師著手安排手術方式,此手術方式須面臨及克服諸多困難 。包括左胸肺部沾黏動脈瘤組織易出血,肺功能大量損傷造成呼吸衰竭,以及重要的脊髓血流灌注不足引發下半身肢體癱瘓的重大後遺症。另外手術過程中如何保持腸道,腎臟血流也是一極其重要攸關性命的步驟。最後在本院主動脈大血管手術團隊一起努力下,以胸腹切口傷口,接著全身低體溫全身循環中止心跳停止及器官無血流保護的條件下完成動脈瘤切除,人工血管置換順利完成了此例因難的手術(圖二)。
臺中榮總心臟血管中心主動脈大血管手術團隊近10年己完成超過500例大動脈手術,其中更不乏外院轉診的困難病例而採開胸複主動脈修補及複合式的開胸併主動脈支架支架手術治療處理方式,並已於國際醫學會及醫學期刊發表許多成果與經驗。
陳先生的病例又是本院主動脈大血管手術團隊處理的又一例困難的成功病例,主動脈大血管手術團隊不論以複合式大動脈手術或須高度經驗手術能力的困難手術,均能成功順利完成,預計日後可以再增台灣獨特的成功經驗分享。台中榮總目前的複合式主動脈手術室(hybrid operation room)可同時進行心肺循環支持,全身低體溫循環中止等複雜的主動脈胸、腹部大血管手術,且硬體設備隨著另一複合式主動脈手術室(hybrid operation room)的再建置,將可增新一代的治療硬體設備;相信日後更能在台灣造福更多主動脈手術的病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