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江文賓 / 玉女 報導】很多病患聽到下肢靜脈曲張要開刀就很緊張,其實靜脈曲張並不是非開刀不可的病,現在開始台中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引進注射方法,只要將藥物注射入曲張的血管裡面十分鐘即可完成。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皮膚科靜脈曲張門診林子鈞醫師表示,大部分病人因為體質遺傳、工作久站的關係,或是女性患者懷孕都會造成單腳或雙腳靜脈曲張,但因為傳統治療需要開刀因而畏懼就醫,常常拖到很嚴重時才肯就診。林子鈞醫師表示,靜脈曲張輕則酸腫漲痛抽筋,嚴重時除了會因雙下肢循環不良造成皮膚色素沉澱、硬化破皮、發炎濕疹等,有時候還會併發蜂窩性組織炎、傷口感染、生命危險。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皮膚科林子鈞醫師說,本院採用超音波導引注射治療,將藥物注射入血管,可明顯改善患者靜脈曲張。靜脈曲張因雙腳靜脈的瓣膜缺損會造成循環不良,有時候和長期工作久站也有相關。初期可能只是輕微的血管擴張,嚴重時會造成浮腫漲痛及潰瘍傷口等等,這類患者在門診很常見。
對病患很細心照顧的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皮膚科靜脈曲張門診林子鈞醫師表示,最近就有一位80歳高齡的病患劉女士遠從平鎮自行搭高鐵和計程車來就診,本來因為靜脈曲張造成的傷口行動不便,現在已可行動自如,這位劉女士因為長年下肢靜脈曲張,三年前開始雙下肢常常莫名癢痛、腫脹難耐,近日更因為靜脈曲張造成傷口潰瘍難癒,經介紹遠從平鎮搭高鐵至台中中山醫學大學找林子鈞醫師就診。病患劉女士接受新引進的靜脈曲張免開刀注射治療,只需花十分鐘的時間治療一次,經治療後患者反應良好,才一週靜脈曲張造成的傷口就明顯改善,也不再漲痛,不再困擾。林子鈞醫師表示,利用注射治療每人平均約1-2次即可改善靜脈曲張引起的併發症,若不即早治療,會造成腫脹疼痛、不良於行。現在新式注射治療,無需開刀,沒有傳統開刀的傷口也不用麻醉,醫療技術不斷進步,此種注射療法比平常感冒打針還不痛,排隊等候的患者越來越多,醫院安排一天治療人數最高可達12人,一般治療的高峰期約在秋天至春天,有時候治療甚至要等上兩個月才排得到,林子鈞醫師建議有需要治療的病人應即早就診,可先上網或電話預約掛號。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這幾年醫院的進步中區有目共睹。林子鈞醫師表示,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地理位置優越,位於台中大慶火車站旁,於台中高鐵站再轉搭一站火車即可到達,所以對病患來說交通很方便,這幾年來中山醫學大學努力發展成中部擁有完整皮膚外科治療團隊的醫學中心。林子鈞醫師說:「利用注射藥物無需開刀的方法即可改善病患的症狀,不會有開刀的恐懼。能改善病患的問題是我們當醫師的責任,看到病患滿意的回來,不用再被靜脈曲張困擾,我們當醫師的再辛苦也值得。」
以下為劉女士患部正面側面術前術後的比較照片,可以看到傷口潰爛及下肢腫脹明顯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