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常見的高腳屋,可能在台中「現身」!台中縣市合併後,每次颱風豪雨造成大淹水,市府正研議在中市推動高腳屋或浮動建物,首先試辦將選定在新開發的水湳經貿園區,這在全國應是首創。
目前高腳屋在台灣很罕見,台中副市長蕭家淇說,主要受限建築法令有容積率與建蔽率,地主或建商不願一樓的精華地被浪費,推動意願不高,台中要率先興建滯洪減災的「高腳屋」,須與中央配套訂出獎勵辦法。
但市議員楊正中得知痛批:「太離譜!」高腳屋多屬落後地區建物,他質問台中市民能接受嗎?這麼重要的建築政策卻未見市府宣導,且水湳經貿園區周遭有大排水溝並設計滯洪池,極少淹水,有必要建築高腳屋嗎?
沙鹿區劉姓居民也說:「感覺高腳屋好像是東南亞較落後地區的建物,在台中推動,會不會有建設倒退嚕感覺?」台灣有很多地震,高架屋結構是否安全,也有待評估。
據市府調查,台中的太平、大里都是易淹水區,最近蘇拉颱風更讓從未發生水患的沙鹿區大淹水,氣候變易、瞬間豪雨量屢破紀錄,很多低漥地帶必須提前防範擬定措施。
市府參考東南亞與荷蘭、新加坡等地「與水共存」策略,有意推動高腳屋或浮動建物,稱為「減災式建物」,可採基地墊高,或建物一樓閒置,僅可供停車、聚會,一旦有水患發生,受災程度降低。
蕭家淇指出,目前選定試辦點在新開發的水湳經貿園區,若成功還可擴及其他地區,尤其偏遠城鄉建物稠密度不高,興建有特色的高腳屋與當地景觀結合,可成為特色建物。
市府都市發展局已將此構想向內政部長李鴻源反映,希望中央協助修改法規,讓高腳屋的地面層免計入容積率計算,建蔽率也可放寬,鼓勵民眾意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