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玉女 /台中報導】
「每個人心中都需要一座牧場」,週末早晨,發現自己就在牧場醒來,昨夜裡點點螢火的感動,還有餘溫;迎著薄紗白霧,沿小徑踩過飄零一地的五月雪,早起的蝶兒正翩翩吸吮著朝露;遼闊卻寂靜的青翠草原一隅,偶爾傳來早起的台灣藍鵲清脆高亢,悠哉的荷仕登乳牛(Holstein)及娟姍牛(Jersey)正在享用新萌芽的大地嫩草。飛牛牧場,這是一個讓人不由自主放慢步伐、忘卻塵囂與調養生息的世外桃源。
趁假日遊客尚在前來的遊途上,一早信步穿越了六大主題生態區(動物農莊、蝴蝶生態區、綿羊生態區、兔寶寶生態區、水域生態區、黑山羊生態區),這就是夜宿在飛牛牧場的好處,在晨曦初明時分就可以眺望寧靜的原野,讓自己的身心靈融入大自然的洗滌中。
漫步到餐廳,朋友都叫他Paul的莊竣博已喬個好視野位置,等待我們的早餐訪談。邊品味現擠的牛奶,邊聽眼神中透露十足自信的Paul,闡述他的職涯轉換的歷程,以及如何藉由行為科學管理模式來對牛談情。
也許就跟現今大部分的學子一樣,當年只因聯考成績能填到離家比較近的國立大學,加上家族中親友的建議下,對於念什麼科系並沒有太多概念及想法的Paul,選擇了中興大學森林系就讀。父親說,在林務局工作的堂哥,工作穩定且工作環境單純,以後畢業就是考公部門吧!
然而,大學四年間,Paul不斷地在探尋自身的興趣所在,他從森林系轉至植物系,期間還跑去修化學系的課程。後來,在大學恩師陳伯中老師的實驗室執行學生專案計畫,專案結束之際,也就是大四這年,老師問他,在這個期間你觀察到什麼?這個問題,讓Paul發現,相對於植物的研究,他更感興趣的是人與人之間關係的探討。
因此大學畢業後,在陳伯中老師的鼓勵下,他跨科考進高雄醫學院「行為科學研究所」,專攻心理學與社會工作。畢業後,從事身心障礙者及其家庭支持的工作,因為母親的健康狀況及長輩的一番話,人生因而有了轉折與改變。
“你所學所做的都是在照護別人的家人,卻沒有照護到自己的家人”。從事身心障礙者服務20多年,因母親突然罹患癌症、長輩的一番語重心長話,讓Paul毅然決然地離開紮根已久的工作領域,返回家鄉陪伴家人生命最終一哩路。當時的他在中部一個大型社福機構擔任輔具中心及研發室主任,在機構工作剛好滿6年整,當年46歲。
Paul是如何透過制度的建立,讓傳統牧場轉變成為農科學生可以累積經驗與映證所學的實習單位?完整文章連結: https://reurl.cc/GpKGG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