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中市政府文化局「典藏臺中」系列專輯,102年以本土藝術油畫家張炳南老師為傳,出版《深耕臺灣本土藝術的美術家—張炳南》乙書,忠實紀錄張炳南先生藝術學習歷程與作品、重要美術發展與活動等等,103年2月6日(星期四)在臺中市大墩文化中心舉辦新書發表會,同時間舉辦「張炳南作品展」,透過書本相對照,讓大家更容易親近臺灣本土藝術。
文化局「典藏臺中」系列專輯以紀錄百年來臺中市的發展面向,包括人物篇、景點篇、民俗活動篇、古蹟、歷史建築篇、鄉土教材篇等,從民國92年出版「手術刀與照相機的故事-翻開洪孔達的照相簿」起至今已結集了十三本。
102年以臺灣本土藝術美術家張炳南為主題人物,著錄張炳南老師一生的努力與堅持,循著他參加美術競賽的軌跡介紹臺灣重美術發展及活動,多元的作品從國外到現今巧妙的展現時代演變的痕跡。張老師雖没有接受正規美術教育,但可貴的是,他不放棄任何學習的繪畫的機會,在前輩畫家的指導與自己鑽研各派技法之下,鍛鍊出千錘百錬的筆觸,再加上其敏銳的觀察與自然的創意,讓其作品開闊真善美的新境界,豐富了臺灣的藝術文化。
新書發表會上,市長將贈送《深耕臺灣本土藝術的美術家—張炳南》,學生贈送花束感謝張老師外,張炳南老師也將回贈《歡喜楓情》100F畫作予臺中市政府。《歡喜楓情》乙畫是欲表達歷史文化與美麗建設的城市帶給市民的歡樂景象,胡市長說:「藝術作品的可貴,在其所展現的精緻美感與技巧外,更是歷史文化與豐沛的生命力的詮釋,方才顯得動人與精采」。現場另安排張炳南老師當時指導新民商工美術社學生素描寫生情形。
在張老師的繪畫生涯中,只是純藝術的表達而無名利俗念,因此,他教導學畫的年輕人抛開名次觀念,超越自我,尋求自己靈魂的創作,邁向藝術人生的最高境界。除了在繪畫上的成就外,從事教育工作40餘年的張老師,更秉持著「每個孩子都是寶!」的信念,全心全力投入與奉獻,培育出無數藝壇新星,也推動了藝術文化的發展與創新,這種能量更飄洋過海,在日本、美國、西班牙等世界各地發光發亮,成功展現臺灣的藝術文化,讓更多人欣賞到臺灣的藝術與鄉土之美,這樣戮力奉獻的精神,實在令人非常感佩!
配合新書出版,規畫「張炳南作品展」,訂於103年2月8日至2月26日假大墩文化中心1樓大墩畫廊(一)辦理,展出張炳南老師經典作品70餘件,歡迎民眾前往臺中市大墩文化中心參觀細細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