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今年暑假期間於新北市新店區、高雄市大寮區、嘉義縣大林鎮、彰化縣福興鄉、宜蘭縣後埤社區與台中市福和社區舉辦六梯次的「國際微孝營」,於臺中已連續四年舉辦福和國際微孝營,今年有來自法國(2位)、韓國(2位)、西班牙(1位)、香港(1位)以及台灣在地青年共17位組成。兩周內深入社區與老人的服務工作中,弘道希望藉此促進國際志工交流、深入體驗草根社區文化、認識高齡帶動代間互動並促成福和在地青年願意投入在地社區服務、關心家鄉事。
【公共食堂 洋腔洋調呷飯開講】
福和國際微孝營辦理地點位於西屯區福氣長青快樂學堂中。學堂於每個禮拜二、五舉辦公共食堂,讓長輩可以逗陣呷飯開講,藉此增加其社交機會,愉快的氣氛也能讓長者增加進食量,攝取多元食物。為期兩周的福和國際微孝營讓海外志工與長輩共同享用健康美味的午餐,外國人與阿公阿嬤的互動更是趣味橫生,使得日常的午餐時間也增加許多讓人莞爾一笑的回憶。「疑、兒、傘、賜、…」這是來自法國現年39歲的Coco(Clotide)利用吃飯過程中請阿公教她中文數字唸法。阿公看著Coco不甚標準的發音被逗得哈哈大笑,食慾大開下還盛了第二碗飯回座位繼續教Coco唸到十。
【阿公阿嬤跨越語言 認識各國文化】
今年國際微孝營再次發揮外國志工的渲染力,安排了各國摺紙文化教學,製造與學堂長輩的互動機會。充滿南歐風情的22歲西班牙志工Carmen,她在西班牙一間安養機構裡任職,加上家中奶奶受失智症所苦,在這樣的因素下Carmen對於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所舉辦的國際微孝營感到很有興趣。她相信如果能跨越語言障礙,那麼不管是面對自己失智症的奶奶或是工作上的長者也會比以往更加得心應手。她特地折了一隻鬥牛,利用簡單的摺紙,一步一步教導學堂長輩完成作品,讓大家記得她是來自赫赫有名『奔牛節』的國家-西班牙。兩位法國志工分別教了青蛙及艾菲爾鐵塔的摺紙,並指著紙青蛙的腿說「Yummy」,跟長輩分享法國人很喜歡吃青蛙肉。可愛的韓國志工則是老虎摺紙,因為韓國在地圖上看起來就像一隻站立的老虎。香港志工做了輪船,代表著維多利亞港,阿公阿嬤藉由各國的摺紙認識了不同的文化,也難得有機會與不同國家的青年有有趣的互動。
【台灣阿公阿嬤麻將教學 阿豆仔一次上手】
國際志工表現完後接下來就換阿公阿嬤上場了,隨著學堂固定每個禮拜的麻將課,志工們先是坐在阿公阿嬤旁邊觀摩,稍作解釋玩法後雖有許多地方不懂,但是隨著一局一局,似乎也摸索出麻將的排列組合規則,不到一圈阿嬤就讓法國志工Carmen上座試著打看看。不知道是不是新手總是運氣特別好,第一局Carmen就自摸,獲得在座阿公阿嬤的掌聲喝采。親身體驗過後外國志工發現麻將是一件非常需要腦力激盪的遊戲,對於防止老年癡呆真的確實有實際功效。大家都直喊著要買副麻將帶回國教家裡的老人家打,想必會是絕佳的台灣紀念品。
【高齡化全球議題 跨國青年創意服務】
一日國際日讓許多長輩講了人生中第一句英文,「股(good)」、「3Q(thank you)」即使不標準,但是長輩那份勇於嘗試的勇氣卻真實傳達到每一位阿豆仔志工的心中。今年福和國際微孝營17位志工中,年紀最長者為46歲法國志工Christine,雖然一開始是被台灣美景吸引才來台,但是因在自己家鄉也剛好從事社福工作,比起十幾歲初次參與的青年志工,她與阿公阿嬤相處起來多了一份親切與細心,更讓長輩爭相與她合照。這次的體驗,讓許多海外志工深刻體會到台灣敬老文化,Carmen坦言:「在西班牙大多人都覺得人老了就沒有用了,認為老人就是需要被照顧,所以大半數家庭會直接送老人去安養院度過餘生。」在認識學堂的阿公阿嬤後,不管國內外志工都對於老年生活徹底改觀,原來銀髮族是可以持續發揮生命價值的,也明白老人家不是只需要同情,更重要的是尊重及關心。
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劉培菁主任說:「高齡化是全球的議題,因此在今年舉辦的國際微孝營,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希望讓跨國的青年實際進入社區服務老人,並認識台灣社區的發展,藉此也喚醒青年關心自己的社區、關心身邊的老人,所以這次不論是來自國內還國外的的青年志工,服務後就會發現老人的可愛與活力之處,進而會想起自己的阿公阿嬤,而這就是參與志願服務後最重要的自我啟發與回饋,並且藉由年輕人的創意,捲動社區老人的活力。」